深圳中航勢成新星
隸 屬特大型央企的中航工業集團,擺明車馬向上市公司注資,故應趁現價偏低收集作為投資首選。據2009年11月13日內地《21世紀經濟報道》報道,中航工 業集團副總經理吳獻東接受該報訪問時明確表示,中航工業集團將於2011年前,實現子公司80%的總資產注入旗下的上市公司,至2013年,爭取集團 80%以上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,資產規模達2,400億元。吳氏又表示,中航集團希望將資產注入香港的上市公司,然後再通過增發募集資金,購中航集團旗下 內地A股公司的股份,而中航集團採用這種注資模式已跟投資銀行進行細緻研究,並經過反複論證,結果認為這樣的操作有兩大好處。一方面考慮到A股市場的資產 注入程序繁複,2至4年內完成集團整體上市難度太大,選擇在H股市場操作,易於實現目標。另外,A股市場增發需要3年連續盈利,而中航集團的部份A股上市 公司並不達標,很難短期實現資產注入。3公司料獲注1500億
截至 2008年度止,中航工業集團總資產3,145億元,當中包括18家內地上市公司,按母公司的規劃路線,估計在2011年將會把高達1,500億元資產, 注入香港的上市公司內,至2013年則有2,400億元會注入其內。目前,中航集團在香港只有3家上市公司,包括中航科工(2357)、中航國際 (0232)、深圳中航集團(0161),而這3家上市公司則會獲母公司大型注資。究竟1,500億元資產注入如何開展?投入哪類股份中?中航集團的思路 又怎樣?據中航工業集團的管理層表明,母公司1,500億元注資會按上市公司的所在領域,以後將圍繞有關領域把子公司資產裝進去。
市帳率僅1.02倍
目 前,中航科工主要從事航空研究、開發、生產和銷售,故此母公司的飛機資產將會全向整合其中;中航國際主要從事電力及蒸汽供應、航空技術相關業務, 包括分享開發、製造及分銷直升機之溢利,故此未來應會獲注電力及直升機業務;最後是深圳中航集團,其主要從事農業相關資源業務、設計、製造及銷售若干工業 及消費類電子產品,酒店與物業經營,產品及服務主要包括鉀肥、液晶顯示器、印製電路板、中高檔手錶及酒店與物業經營,公司業務涉及的領域最廣泛,故此深圳 中航集團未來獲母公司注入的資產規模應該非常龐大,對股價刺激程度會很厲害。
昨日,中航科工的總市值為177億元,中航國際的總市值為22億元, 深圳中航集團的總市值則最低,僅20億元,即是說深圳中航集團的股價嚴重被市場所忽略。截至2008年底止,中航科工、中航國際及深圳中航集團的每股資產 淨值,分別為0.57元、0.193元及2.9元,按昨日收市價計算,其市賬率分別為6.67倍、2.38倍及1.02倍。按上述資料,深圳中航集團的業 務領域分布最廣泛,可獲注入資產應該最多,然而現在市帳率及市值則是3家上市公司之中最低,表明股價嚴重被市場所忽略,老高認為其股價最低都要升至中航國 際的2.38倍市帳率,折合每股值6.9元。
高山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